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?

时间:2025-01-16 浏览量:281

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、专利权、著作权等,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,其侵权表现形式有所不同,具体如下:


商标权侵权

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: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。比如,在服装产品上使用与“耐克”商标高度相似的标志,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混淆,误以为是耐克品牌的产品。

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:明知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而进行销售。例如,一些不法商家销售假冒的名牌箱包、服装等商品,即使商家没有直接生产侵权商品,但销售行为也构成了商标侵权。

伪造、擅自制造他人商标标识:伪造、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、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。像某些小作坊私自印制知名品牌的商标标签,用于非法商业活动。

反向假冒: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,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。例如,将他人具有一定市场声誉的商品的商标去除,换上自己的商标后再次销售,损害了原商标权人的利益。


专利权侵权

未经许可实施专利:未经专利权人许可,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、使用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其专利产品,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。比如,某企业未经专利拥有方授权,擅自生产、销售受专利保护的新型医疗器械。

假冒专利:在未取得专利权的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,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等行为。如一些商家在普通产品上标注虚构的专利号,误导消费者认为该产品具有专利技术。


著作权侵权

抄袭与剽窃:将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,或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抄袭他人作品的实质性内容。比如,有的作者抄袭他人小说的故事情节、人物设定等核心内容,稍加修改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。

未经许可复制、传播作品:未经著作权人许可,复制、发行、表演、放映、广播、汇编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等。例如,一些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复制、传播影视作品、音乐作品供用户免费下载观看。

侵犯著作人身权:包括侵犯作者的署名权、修改权、保护作品完整权等。如未经作者同意,擅自修改作品内容并发表,或者在改编作品时歪曲、篡改原作品的原意,损害了作者的声誉和作品的完整性。


商业秘密侵权

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:以盗窃、贿赂、欺诈、胁迫、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。例如,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之便,窃取公司的客户名单、技术配方等商业秘密信息。

披露、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:披露、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;或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,披露、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。比如,前员工离职后,将原公司的核心技术秘密泄露给竞争对手,帮助竞争对手获取竞争优势。